第三六八章 大脑(2 / 2)

永不下车 阳电 3612 字 2020-08-06

间切换,切换的代价却太大。

从一件事,切换到另一件事,代价之高,让“伪*多线程”策略完得不偿失。

演化的塑造,似乎,让人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单线程动物。

但,并非完的单线程,而是类似很多CPU那样的,大核+小核的不对称双核结构。

所谓“一心二用”,撇开都需要脑力的场合,在很多时候岂但完合理,简直就是生活之必须。

一个人倘若无法在走路时思考,他、或者她的生活,将会怎样呢:

乍一看似乎还好,大不了,走路的时候心无旁骛,思考的时候不要迈步,然而再细想想,这种人,岂但是无法很好的在现代社会生活,甚至早在数百万年、数千万年前,就会被严酷的自然选择无情淘汰。

设想一只古猿,正在被猛兽追击,他的单线程脑就无法思考、只能专注于肌肉收缩、身体协调,只能像智障那样向前狂奔。

在这种情形下,被追击者与追击者的态势,就是直白的竞速。

一只古猿,要想在这样的直线竞速中取胜,并不现实,倘若它无法分心选择路径,或者寻找树木、石块或木棒,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为应对自然选择,最起码的,人也需要有一心二用的能力。

具体的讲,就是将“身体活动”与“意识活动”分离,由演化上较早出现的小脑,负责感知与运动,而演化上较晚出现的大脑,则处理更高级、更复杂的事务。

面对猛兽,小脑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指挥双腿狂奔,或者指挥双手挥舞木棒、投掷石块,而此时此刻是要狂奔,还是寻找木棒、石块,抑或是原地对峙,再或者是呼叫同伴支援,这一切决策都需要大脑来进行。

两个线程,性质完不一样,交由两个不同的核心来协作。

这,是人脑的并行处理。

但很可惜,在意识活动方面,这种策略无法发挥作用。

大脑在同一时刻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没办法像计算机那样多线程运作,不论“真*多线程”还是“伪*多线程”,都办不到。

在方然看来,这单线程的特性,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