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是怎样成为民族英雄的(转2)(5 / 14)

受扎付、叛逃而去者仍然不绝。本年船城之人,耀州之人故带户口投明,遣人勾兵前来领取之。彰义站之人,为明兵来时棒击诸申而备置棍棒。鞍山海州、金川、首山等周围之堡人,皆曾窝藏奸细,勾兵前来带领而去。我等驻扎之时,尔等尚如此杀我诸申而去以及备置棍棒。我等往猎或出兵之后,尔等岂能安然处之?窝藏明遣之奸细、接受扎付、备置棍棒等种种恶行,皆在外书生、官员之亲戚及前大臣尔等之所为也。至於在沈阳之官员及筑城、充役之人知之何妨?无非为尔等之恶牵连而被杀耳。总之,尔等既不思养育之恩,心仍向明,故杀尔等外乡之头人者,即为是也。小人修城,奸细难容,即使逃去,亦仅其只身而已,故养小人者,即为是也。若置养育之人於中间之地,则受诸申之侵害。故皆建为汗与贝勒之庄屯,一庄给男丁十三人、牛七头,田百垧,二十垧为官田,八十垧供尔等食用。”

诸贝勒曰“众汉官,著尔等各带近亲前来,远亲勿带,以免其妄领财货使尔等脸面无光。”八旗大臣分路前往,下於各屯堡杀之。杀完后甄别之,当养者,以男丁十三人,牛七头编为一庄。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一备御赏给一庄。此次屠杀,使贤良之书生亦被杀绝后为聪睿汗惜而止之,查所馀闲散之优劣书生,复以明例考举三百馀名。各配以男丁二人,免役赋。

6皆大欢喜的宁远“大捷”

也就是说,在孙阁老带领马世龙、袁崇焕、阎鸣泰、祖大寿、赵率教、何可刚那帮人在辽西修堡垒、造大炮的那段时间,野猪皮被毛文龙组织的难民游击队和发动起来的辽民折腾得焦头烂额,并且连年饥荒,辽东汉民在饥荒和野猪皮的疯狂屠戮下已经接近死绝跑光。

这边野猪皮焦头烂额,辽西那边的领导班子也开始出现分裂

先说孙阁老,辽西那边塔防……对不起,老是说错,是塔攻工程是堡垒修到哪里,腐败就延伸到哪里。等到孙阁老发现不对头时,他和马世龙已经上了贼船,想下都下不来了。用吧友“千里转进关宁军”的话说,就是“待船开到河中央,辽西将门集团且问你是吃板刀面还是混沌面。孙承宗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

于是孙阁老才会拼命辞职。

而孙阁老都想走了,以祖大寿为杠把子的辽西将门怎么可能容忍孙阁老的白手套马世龙参与瓜分辽饷?于是一大帮网络评论员拼命弹劾马世龙,逼得马世龙不得不冒险发动进攻,偷袭耀州。

但是,作战有一个非常蛋疼的地方,非常需要队友配合。一旦队友暗中出阴招,被算计的,通常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冒险的军事进攻在猪队友的故意坑害下直接惨败,马世龙肯定得滚蛋了——这时候,一帮五毛美分已经用不着再揭发他吃空额了。

孙阁老也如愿以偿地辞职回家了,被污蔑为阉党的兵部尚书高第当上辽东经略。

当时的孙阁老,已经63岁了,按今天的标准,是该退休了。只不过,新上任的这位高经略,也是六十多岁,岁数恐怕比孙阁老还大。

高第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之前走投无路的马世龙发动偷袭耀州之战,山海关的军队也抽调到前面去了。这时候一些军队还在锦右一线,锦右一线的堡垒还没修好,根本没法给只敢“凭坚城、用大炮”的关宁“铁骑”当乌龟壳,万一野猪皮一个不高兴打过来,这些既没坚城也没大炮,并且压根不敢野战的关宁“铁骑”会死得很难看的。他们死得很难看不要紧,问题是眼下在山海关的高经略手里没兵,万一在锦右一线被野猪皮干掉,高经略的山海关就没人防守了。

嗯,说明一下,关于宁远“大捷”,本吧道友carlsas007在他的帖子“揭开宁远之战的神秘面纱”里搜集整理了很多资料做了很详细的分析,我这帖子属于普及性文章,不可能写得特别细,因此把他的帖子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