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禁城,偏殿。
地上到处扔的都是奏折,泪流满面的朱由检,趴在桌案上面,身体还在颤抖。
中都失陷,大明王朝的根基动摇,朱由检无法面对,他更加无法面对的是大明的列祖列宗,中都是龙兴之地,绝对不能够有闪失,想不到被流寇攻破了。
内阁首辅温体仁,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守在偏殿之中,低着头默默不语。
终于,朱由检的情绪略微的平定下来了。
“传旨,着锦衣卫,押解漕运总督杨一鹏、巡按御史吴振缨、守陵太监杨泽到京城来,朕要亲口问问他们,是怎么守卫中都的,让流寇攻陷了中都。。。”
朱由检说完,看了看欲言又止的温体仁,嘶哑着声音再次开口。
“温爱卿,想说什么就说,朕脑子有些乱,还没有思考到剿灭流寇的事宜。”
温体仁连忙稽首行礼。
“皇上,臣正想说到剿灭流寇的事宜,流寇侵犯了中都,罪不容诛,皇上一向体恤他们,从未想过赶尽杀绝,可流寇猪狗不如,臣以为,可令兵部尚书、五省总督洪承畴,尽力剿灭流寇,不可丝毫留情,更不要提及招抚的事宜。。。”
朱由检点点头,脸色变得铁青。
“温爱卿说的是,以前是朕心太软,总以为流寇亦是朕的子民,不忍心杀戮,谁知道流寇做出人神共愤的事宜,朕无法忍受,承恩,拟旨,赐予洪承畴尚方宝剑,统领五省兵力,力剿灭流寇,必要时刻可便宜行事。。。”
温体仁的脸色微微变化,自崇祯三年以来,皇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赐予大臣尚方宝剑了,这都是因为原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拿着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斩杀了右都督毛文龙,导致了皮岛的形势巨变,后金和皇太极没有了后顾之忧,长驱直入,杀到了京师。
“温爱卿,朕决定了,出帑金二十万两,储存于开封府城,出太仆寺金十万两,储存于西安,河南留下赋税十万两,湖广留下赋税十九万两,四川留下赋税四万两,淮扬出盐课二十万两,一共书,发现吴宗睿作战很有谋略,能够抓住时机,采用围城打援的策略,一举剿灭了一千多的后金鞑子,一千蒙古鞑子,收编了近五千的汉军军士,这等的作战能力,就算是洪承畴等人,也不一定比得上。。。”
朱由检说完之后,看向了王承恩。
王承恩马上躬身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目前的情况之下,可令洪承畴面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若是洪承畴作战不力,即可让吴宗睿面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
朱由检摇摇头。
“承恩,你是不是觉得吴宗睿太过于年轻,难以当此重任啊。”
王承恩老老实实的点头。
“臣的确有这样的看法。”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
“承恩,以前朕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想来想去,朕有时候都糊涂了,朕十七岁登基,迄今已经能武,是带兵之人。
这样的人,没有能够留在身边,排挤走了,杨一鹏是作茧自缚。
更加关键的是,吴宗睿离开淮安之后,杨一鹏清理了信义帮,这可是吴宗睿力支持的漕运帮派。
可惜,一切都晚了。
。。。
杨一鹏、吴振缨、杨泽三人,没有被马上押解到京城,而是关押在南京。
当天夜里,守陵太监杨泽自杀身亡。
第三天,皇上的圣旨抵达南京,原户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漕运总督杨一鹏弃市,原巡按御史吴振缨,剥夺一切的功名,发配戍边。
圣旨在南京兵部宣读。
带着镣铐的杨一鹏,脸色通红,挣扎着起身,看着宣旨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大声开口了。
“吕大人,我不怕死,中都失陷,我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