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十五)(2 / 3)

洛阳七日 洛扬任 2966 字 6个月前

克多又怎么能保证它能一直留在洞中,直到吾等的到来呢?”

李客这么一问,二人也只能轻轻摇了摇头,李三郎答到:“吾未曾想过,这就是刚才李都尉眉头紧锁的原因吧?”

李客点了点头,指着巨蛇说到:“答案就在这巨蛇身上。”说罢,李客又蹲下了身子,自己看了看巨蛇,再次确认了一遍自己的推断;继续说到:“除了尸体烧焦的味道,吾还闻到了另一个味道——白磷。”

“白磷?”李三郎从未听过此物,只能小声地重复了一遍。

李客解释到:“此物源于西域,是炼金术士无意间现之物,此物在很低的气温下也能燃烧,特别是见了日光更是会迅自燃,平日里只能储放于冷水之中。如吾所料不错,克多定是在巨蛇身上涂满了此物,若是巨蛇离开洞穴中的水潭一定距离,定是灼热难耐,不得已又返回水中,以此困住巨蛇。”

李三郎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说到:“难怪巨蛇会被烧死在此,定是其瞎了双眼,身体开始感到灼热,欲返回水潭,谁料匆忙间去错了方向,反而冲出了洞穴,把自己曝露在了日光之下。”

李客点了点头,答到:“料想应是如此。”

解开了巨蛇被烧的疑惑,李三郎继续问到:“李都尉,为何汝刚才说是太平姑姑与吾等都中了克多的圈套,此事难道没有可能是太平姑姑故意为之吗?”

李客摇了摇头,说到:“她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个动机!”

李三郎继续问到:“此话怎讲?”

李客答到:“此巨蛇绝非中土之物,吾之前从未听闻,料想定是从域外寻获,运至此处,故李某认为即便太平公主有心加害,也没有办法寻来此物,用来对付吾等。”

李三郎听罢轻轻点了点头,说到:“李都尉此言有理,太平姑姑确实没有办法寻获此物,可她没有是帮凶的可能吗?吾少时到过此葫芦洞,克多可是不知道的啊。”

李客继续说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正是克多的高明之处,试问以克多的能力,寻一处山洞存放此巨蛇有何难?他又何须他人相助,定是其故意询问太平公主何处可以安置库勒多提那,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通过太平公主的口把此消息传递给吾等,又可以借机测试太平公主是否真心与其合谋。”

李三郎听罢,不禁脱口问到:“合谋?”

李客点了点头,答到:“此事还要从石像生字说起,为何石像的内容不指向他人,偏偏是太平公主,依李某只见,定是在之前二人就有了合谋的意向。就算克多计成,他也不能直接取得任何利益,他只能寄望于某人夺得大位,再通过他牟取自己的利益,太平公主的野心和身份,正好符合了这个条件,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才有今日之事。”

李三郎听罢,不禁心中后怕,原来太平公主早已走到了这一步,但转念一想,此事尚有说不通的地方,于是问到:“若真如李都尉所言,那为何太平姑姑又要自己提前动兵变?”

李客答到:“此事很简单,就像是一伙贼人分赃不均,中间起了争执一般,太平公主打算自己提前起事。谁料不仅兵变失败、埋下的石像破了土、薛良和齐勒又在昨夜指出了太平兵变一事,太平霎时间被自己的同伙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唯今之计,只能助吾等立功,从而周旋一二,这就是吾适才说的动机,她应是真心想帮吾等,可没想到反而被克多下了套,若是吾等没能及时想通此事,那今日巨蛇之事无疑又会令李司丞与太平公主之间更生嫌隙。”

李三郎听罢,紧咬了一下牙关,愤恨地说到:“克多此贼,确是恶毒!若将其抓住,吾必将其碎尸万段。”李三郎继续望着李客,说到:“依李都尉所言,太平姑姑既然与克多合谋,那她就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