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断离只因心有情,天家几人心(2 / 3)

山海碑歌 十二子南申 304 字 2021-03-05

天,至尊、至圣、代天御人间之天子也。

然而,此时的这天子‘龙城’上空已是阴云盖顶,其间攻城器械倚靠于残破的城墙之上,城外大地之上更是密布黑压压的一块块铁甲方阵!

消炎弥漫长空,这云蔽日,烈火灼烧于旷野与城楼之上,眼前一片猩红。

无论是此刻的城墙之上,还是城外被填平的护城河畔,在那无主的刀枪剑戟的‘森林’中,皆密密麻麻散布着无数战死的军士。他们有做抱箭仰倒状,口溢鲜血;有的被长枪钉在冰冷的大地上,死不瞑目;有的身被火油灼如黑炭,还在散发着刺鼻的焦糊味。

一时间,延平城内外静得可怕,犹如修罗地狱一般。

风沙吹,战鼓催。

咚咚咚!

沉闷如雷的战鼓声再次响起!

杀!杀!杀!

城外虎狼之师,已闻鼓而进,喊杀如潮般奔袭向城内,直颤人心魂。

此时,九门洞开,玄甲大军正如狼群一般,握紧手中长枪嘶吼着冲向城内。偶有零星的抵抗,也被瞬间淹没在铁甲海洋中,被践踏成糜。

如今外城九门已破,内城五门近在眼前。

虽然此次攻城的大军只有五万之数,但他们都是赵国北伐以来,经历无数战阵生死的精锐之士,各个以一当十,骁勇善战。

大都督兴国公陶德,乃是他们心中的不败军神,却受朝中奸佞迫害,蛊惑陛下欲时时加害陶公。故北军将士愤而领命,挥师南下,特助大都督清君侧,诛杀朝中奸佞之贼!

几日兵围都城,城内守军早已闻风丧胆,不曾想今日只猛攻一阵,便连破西面三门。大军是士气高昂,群情激愤,势要一举冲破内城五门,斩尽朝中庸碌奸臣。

此刻,延平城内的大街小巷中,正不断响起兵器的碰撞与厮杀惨叫声。

显然,外城内正在进行巷战游斗,还有零星的城卫在拼死抵抗。家家户户皆门窗紧闭,百姓更是躲在屋内抱作一团,瑟瑟发抖,生怕那些红了眼的乱军,冲入杀人抢掠,迫害妻女。

可显然,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

因为无论是外城的城卫守军,还是陶德所统帅的北疆精锐,皆对百姓秋毫无犯,可谓军纪严明。

别看外面混乱不堪,却无一人破门滋扰。久而久之,不少胆大的百姓,竟偷偷地趴在窗口,开始观看两方搏命厮杀!

城内厮杀之声不绝,城外亦擂鼓震天。

延平城已血染。

内城皇宫大殿之外。

赵皇懿如今已年过六旬,再也不复当年雄姿英发,鼎盛之年。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身披玄金宝甲,束发去鎏冕,手持天子剑,立于巍峨的大殿高台之上。

他双目深邃,正俯瞰硝烟弥漫,喊杀震天的内城外,显得古今无波,神态威严。

而其身后则立着许多神色慌张的文官朝臣,以及持剑瑟瑟发抖的一众皇子与小黄门。

在赵皇懿身前的八十一层御阶之上,两侧正密密麻麻地防卫着五百手持刀盾的皇宫禁卫军。

他们各个雄壮高大,身着重甲,沉默直视着前方。

不多时,便有一禁卫军校尉,疾驰向御阶之下,单膝跪地行礼大喝“报陛下!叛军一个时辰未至已破西城三门,九门危矣!此刻叛军正与城卫军巷战于外城内,恐不可久持望陛下暂避锋芒,末将定率禁卫军死战,保陛下移宫行猎天下。”

朝臣一听,是顿时劝谏,迁都、行猎云云。

赵懿凝眉不悦,是双手按剑,怒斥四方“叛军不过五万,内城五门尚在,朕有禁卫御林军五千可以一当百,何惧陶贼?况乎泽州近在咫尺,朕十万勤王大军瞬息可达,届时里外夹击,一战可破逆贼!朕乃天命之主,焉有不战而退之理?”

众人一听,是心中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