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偷懒,好功夫都使出来!”
这番爽朗做派,竟无半分大家闺秀的样子。李景霆有些陌生,却也意外地不反感,遂不提离开的事,就负手立在殿前,真的“观战”起来。
隔着水帘子望去,殿中八人,俱是权贵女眷,面容李景霆都不陌生,郑斯璎是做东的,打头开球。
女子一个鹞子跃,身轻如燕,跃起后勾,双腿齐飞,球被传成一条白线,痕迹划成空中的蛛网,直到眼睛都跟不上女子的身法,唯见得球在半空飞,那抹红衣倩影飘。
郑斯璎今儿穿得也甚别致。
一袭水红鱼子缬小袖胡服,银线绣作牡丹簇,脚蹬玄纱裤香云靴,无半分脂粉艳俗,倒有十分巾帼英气。
胡服窄窄的袖,窄窄的腰身,窄窄的裤腿,末端绑了红缎带,一来便于活动,二来飞身之时,缎带飞舞,更显得飘飘曳曳,有云中风流之态。
身姿如燕,轻盈矫健,一只球儿如星滚,满身红衣云霞开。不论郑斯璎踢得如何,光是这景象,就足以教人移不开视线。
哐当一声。球被郑斯璎踢进了风流眼(注5)。
四下顿时欢呼如雷,诸位贵女都上前恭贺。郑斯璎俏生生立着,目光却只看向了李景霆“晋王爷,臣女踢得如何?”
“以前只闻郑大姑娘善弈棋,今儿本王才开了眼界。”李景霆的语调依旧淡淡的,在满园的欢笑中,就像一块冰坨。
“这长安有多少奇人,天下有多少好汉,王爷也未能说知。既然如此,臣女除棋艺外会个鞠蹴,也没有什么稀奇。倒是王爷能太太平平地看完,而不是直接甩脸色走人,臣女才是开了眼界。”郑斯璎咧嘴一笑。
后半句话带了揶揄。却并不让人讨厌,反而透着股俏皮。
衬着李景霆那冷脸,这股俏皮更添了抹天不怕地不怕的爽朗,总之,让李景霆想蹙眉也没蹙起来。
“王家和姑娘给本王的惊喜,本王怎能不看完。”李景霆话里有话。
王家的惊喜。是整座自雨园,是手笔,也是野心。
就算郑斯璎插科打诨,李景霆却处处往棋局上扯,一个是风月,一个是算计,如同花朵碰上石头,对牛弹琴唯有以柔克刚。
郑斯璎笑意如昔,头一歪“王家的惊喜如是,本姑娘的惊喜又在哪里?若是会个鞠蹴就算惊喜,王爷的眼光也没这么俗罢。”
李景霆眸色一闪。起身走过去,捡起鞠蹴的球,在手里掂量了两下,应道“凭这个球,凭姑娘的脚力,就算园子和公主府挨得近,也不可能一脚踢那么远。只怕是姑娘提前备在那,就近踢过来,然后故意把本王引来,观了场鞠蹴罢。”
郑斯璎仍然笑着。只是唇角有些僵硬。
虽是微不可查的一丝,身为老练棋手的李景霆,却敏锐地捕捉到,眸底泛起了幽幽的光。
“郑斯璎。你在本王身上打算什么?”
一声直呼其名。让本就凉爽的自雨园,霎时天寒地冻。
注释
1鞠蹴的球唐朝人徐坚所撰《初学记》载蹴鞠之球“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
2鞠蹴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当时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元代钱选所绘《宋太祖蹴鞠图》,便是描绘宋太祖赵匡胤与赵炅、赵普等人踢球的场面。市民也常常在御街和横街玩蹴鞠等:“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来源搜狗百科)
3自雨亭唐朝《封氏闻见记》卷五·第宅篇载“至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宅内有自雨亭,従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