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后,胡力一行人押解着垂头丧气的米酱俘虏,与周海龙率领的“利刃”战斗群主力顺利汇合。
夜色深沉,队伍在临时开辟出的安全区域内休整,车辆引擎低吼,士兵们警惕地巡逻,空气中弥漫着疲惫与肃杀。
半个小时后,队伍重新出发,连夜向着班加罗推进。
队伍的后面,胡力坐进了他那辆许久未动的突击战车副驾驶位。
艾莉丝熟练地启动引擎,操控着这台钢铁猛兽,在崎岖的山路上稳健前行。
胡力没有去看窗外蜿蜒行进的队伍,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里一个鸡蛋大小、模样怪异的物体上。
那东西外形粗糙,像是个粗制滥造的玩具模型,若不是它正发出持续而规律的“唧唧”鸣叫声,几乎看不出这竟是一只“蟋蟀”。
他凝视着这只人造昆虫,眼神复杂,嘴角忽然勾起一丝自嘲的嗤笑。
这笑声很轻,却带着浓浓的无奈和反省,他是在笑自己。
不久前,他还在为自己那连昆虫都无法惊扰的完美潜行技术而暗自得意,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和讽刺。
而且这个季节,在这片海拔和气候的山区,根本不该有如此活跃的蟋蟀。
一个如此明显的破绽,他竟然完全忽略了,还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
从“蝰蛇”断断续续的交代中,胡力也已经大致拼凑出了这“蟋蟀”的来历。
这是米酱军方某个高度保密项目的产物,一共只制造了三十只,并且被认定为“失败品”。
因为它们功能单一且有限,每只“蟋蟀”只能感应自身周围半径不到两米范围内的生物活动,然后通过模拟蟋蟀鸣叫的方式发出预警。
如果目标在原地静止不动超过十分钟,“蟋蟀”便会停止鸣叫,其内置能源仅能支持半小时的待机工作。
正因为这些局限性,它们才被随意分配给了几支执行高风险任务的特种小队,算是“废物利用”。
然而,真正让胡力在意的,是“蝰蛇”在极度恐惧中,含糊提及的一个数字——“51”。
胡力一再“追问”下,得出“蝰蛇”也仅仅是无意中听到过这个数字,具体含义并不清楚。
这个数字,对于这个世界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毫无意义,但对于重活一世的胡力而言,却如同惊雷!
“51区吗…”
胡力低声咀嚼着这个词汇,眼神变得深邃。
前世,关于这个位于内华沙漠深处神秘基地的传说数不胜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它与不明飞行物乃至外星生命的关联。
尽管米酱官方一直否认,但各种“目击报告”、“泄密文件”和“内部人士”爆料从未停止,相信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更多。
而胡力前世,便是属于后者,他认为那更多是阴谋论和流行文化的炒作。
但此时手里这只功能诡异、技术路径迥异于传统电子侦测设备的“生物蟋蟀”,却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他记忆中尘封的一扇门。
他心念微动,一个蓝色的标准文件夹突兀地出现在他手里,仿佛一直就在那里。
文件夹很薄,里面只有孤零零的一张纸。
这是十四年前,爱德华传来的一份关于“罗斯事件”的绝密报告副本。
胡力的目光落在泛黄的纸页上,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
标题——关于1947年7月米酱新墨州罗斯地区异常事件的初步调查汇总。
内容摘要。
“1947年7月5日晚,距科洛市约50公里、罗斯镇西北方120公里的布拉索尔农场,农场主布拉索尔声称听到比雷声更为剧烈的爆炸巨响。”
“7月6日,布拉索尔在其农场约400米范围内,发现大量特殊金属碎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