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我的故事里有你 33言情
如有问题请点击此处反馈给我们
林晚点点头,“好啊,需要准备什么吗?”
“不用,姐都安排好了。”明远头也不抬地说。
林晚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明远,你觉得你家人真的接受我了吗?”
明远终于抬起头,有些困惑地看着她,“当然啊,为什么这么问?”
“没什么,随便问问。”林晚低下头,咬了一口面包。
郊游那天天气很好。赵家老战友的农家乐坐落在郊区一座小山下,院子里种满了蔬菜瓜果,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溪流过。
“这里真美。”林晚深吸一口新鲜空气,由衷地赞叹。
“是啊,老张把这里经营得不错。”赵建国满意地环顾四周,“当年我和他一起当兵的时候,哪想过退休后能有这样的日子。”
李素琴接话道:“记得你们那会儿在部队,一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
林晚站在一旁,听着他们开始回忆往事。这些故事她大多听过片段,但拼凑不全。她试图加入对话:“爸当年是哪个部队的来着?”
“38军的,”赵建国回答,然后又转向明远,“就是你们单位小刘他父亲那个部队。”
明远立刻接话:“对啊,难怪上次刘处长听说您是我爸,态度一下子亲切不少。”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明远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林晚再一次被搁置在对话的边缘。她默默地走到小溪边,蹲下身,看着清澈的流水从指间穿过。
“怎么一个人在这儿?”明远走过来。
“看看水,很清凉。”林晚说。
明远在她身边站了一会儿,“走吧,要开饭了。”
午餐是地道的农家菜,摆盘不如城里精致,但味道鲜美。林晚照例得到了婆婆夹来的菜和关怀的话语,但她敏锐地察觉到,那些菜都是明远爱吃的,而非她喜欢的。
餐桌上,赵家人聊起了明远和明慧小时候的趣事。明慧说到兴奋处,拍着明远的肩膀笑得前仰后合。林晚安静地吃着饭,偶尔配合地笑笑。
“记得吗明远,你七岁那年,非要爬那棵老槐树,结果下不来了,哭得稀里哗啦。”明慧笑着说。
“最后是爸搬梯子把你抱下来的。”李素琴接话,慈爱地看着儿子。
明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么久的事还提它干嘛。”
林晚轻轻放下筷子,“后来是怎么哄你不哭的?”
桌上安静了一瞬,明慧眨眨眼,“诶,这个我倒记不清了。”
李素琴想了想,“好像是给买了根冰棍吧?”
“是。”赵建国纠正道,“街口老李头卖的。”
林晚微微一笑,没再说话。她只是突然想知道,在这个被反复讲述的故事里,是否有一个细节是专属于她的发现的。但显然,没有。
回家路上,明远开着车,兴致勃勃地规划着下周的工作安排。林晚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
“累了?”明远瞥了她一眼。
“有点。”林晚闭上眼。
那一刻,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在她娘家,饭桌上从来不会有人被冷落。妈妈总是细心注意到每个人的状态,爸爸则会刻意把话题引向每个人都能参与的方向。而在赵家,她永远是那个需要主动寻找切入点的人,稍有不慎就会被排除在话题之外。
这种感受她从未明确向明远提起过。毕竟,这些都是如此微小的事情——一次被忽略的插话,一个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