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也不擅自移动的奇葩现象。
三个时辰后,操场的血已经和士卒的汗水完融汇在了一起,知道目的已经初步达成,石斌便起身离开。走到一半,又停了下来,下令道“场中晕倒的那些士卒每人发一斗米,但身体恢复后自去领二十军棍。”
离开之后他便径直去了王三养伤的地方,此时他心中实在五味杂陈,既高兴终于整肃了军纪,又讨厌几兄弟算计他,弄得他连去王三房间的步伐都慢了下来。
在离王三房间还有十余步的地方,贾玲靠在门梁边讥笑他。知道今日之事定然少不了她同谋,说不定她就是那个提出要自己亲自行刑这一建议的人,赵刚不过是负责说话而已。
正是有火无处泄,贾玲不知道躲居然还顶上来,他立马急速迈步上去,准备兴师问罪。
刚到面前,贾玲开口道“敢问石统领,是来兴师问罪,还是来感谢我等?”
感谢?刚刚将他耍得够呛,让他差点下不来台,还感谢?此时的石斌恨不得将贾玲一帮人锤成肉饼。
“是不是记恨我等未只会于你便擅自行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的夫君应该不是鼠肚鸡肠、目光短浅之辈,如今怎么如此短视?”贾玲并无半点歉意,反而笑着的说道。
知道这只是他个人的气愤,乃是小气;房中之人才是大气,石斌只好硬着头皮慰问了王三几句后便又急急忙忙的跑回了书房。
然而之后十余日他对贾玲等人都是冷言冷语,面若寒霜。直到有一天,他才消了气。
这日处理完军务,他如往常一般回府,却见门外站着几个手举旗帜的老者,本以为又是来告状的,他不由抱怨自己这些军士太不知自重,动不动就要扰民。
询问一番后,却发现他们并非前来告状,而是来感谢石斌整饬好了军纪。让潭州城不但坚如铁桶而且军民和谐,乃是大德,故而送来锦旗以表尊敬。
开始以为这又是贾玲几人忽悠他,于是他又来了个“微服私访”,发现一切果然好了许多。至少在逛街的时候只看到点军民之间的小争执,而不是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甚至是强取豪夺了。而百姓对士卒不再称呼为“军爷”,也不再恐惧。
看到这么一个新的景象石斌抱着贾玲耳鬓厮磨了一番,甜言蜜语的哄了她一夜。贾玲看到丈夫如此高兴,自己也是非常有成就感,二人更是如胶似漆的粘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