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墓穴里的人影(2 / 4)

求。

大约在公元前2635年至前2610年的左塞尔法老统治时期,左塞尔法老命令他的宰相尹姆霍特普为他修建一座不同于以往马斯塔巴的新形式墓葬。

尹姆霍特普是一位天才级的人物,他在接受法老下达的任务后,便开始潜心研发新墓葬的设计造型。

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法老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法老死后,他的灵魂会升天。

尹姆霍特普出于这一理念,开始设计一种阶梯形状的陵墓,寓意作为法老死后登天的阶梯。

尹姆霍特普设计的新陵墓建立在马斯塔巴的基础上,但与传统马斯塔巴所不同的是,新陵墓由6座马斯塔巴叠加而成的,陵墓建筑材料也不是泥砖,而是改用了大型石材。

每一层马斯塔巴都比下一层马斯塔巴更小,呈阶梯状向上重叠。

“最终呈现的作品就是左塞尔金字塔,整座陵墓高62米,底边为109米x125米,共六层,是历史上第一座阶梯形的金字塔。”

“与后来许多埃及金字塔所不同的是,阶梯金字塔的所有内部空间都在地下,包括通向墓室的巨大中央竖井。”

“阶梯金字塔的地下通道总长超过6公里,结构复杂犹如迷宫,这很可能是当初在建造新陵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实验所造成的结果。”

“同时地下通道的两侧会镶嵌着许多蓝色砖块,寓意法老死后升上天空。”

毕方走到一处通道的尽头,在这里看到了一处小台阶,在台阶之上有着一个小平台。

平台并不高,看起来只有桉台那么,不知道是做什么用。

弱弱地问一句,现在当主播都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

是这样的

不懂八国语言也好意思出来当主播?

“后来法老们越来越追求奇观,金字塔越来越大,地底太过复杂的结构会导致内部镂空太多,最后承重不足,整体非常容易塌陷。”

“左塞尔金字塔底部就发生过部分塌陷,于是层状金字塔又演变成了实心,只留下甬道和最后的墓室,整体外表变得十分光滑,彷若一体。”

“这种实心金字塔的典型就是胡夫,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毕方接下来又走了许多通道,很多通道的尽头都有像他刚刚看到的小“桉台”,并且无一例外都处于北面,有一些桉台附近还有破碎的木船碎片。

看到这些木船碎片,毕方才知道旁边的那个小桉台是个什么玩意。

“就是一个小祭坛。”

“古埃及人把住宅看作是暂栖之所,而把坟墓看作长久的居住之所。”

“王朝时期,玛斯塔巴逐渐增多,陆续出现了位于其北面的小祭坛和墓边的木船。”

“人们相信死去的法老,每天会乘着这艘小木船伴随着太阳神从东到西横跨整个天际。”

“这个家伙肯定非常的富有。”

“玛斯塔巴的复杂程度就取决于主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地面建筑内各个小房间代表着宫邸内的各种房间。”

“里面没有走廊。”

外部逛了一圈,毕方进入到内部,发现这里的房间一个挨着一个,极其狭小,并且没有门。

对此毕方并不意外。

马斯塔巴内部没有走廊,因为人们相信灵魂可以毫不受损地穿过物质屏障。

毕方还在中央墓坑之上发现了一个丘墩,不难想象是由王朝前墓坑上的沙堆演变而来。

“在上埃及,人们会用芦苇席或山羊皮简单包裹尸体,然后埋在距离居民一段距离的沙漠中,并覆以小丘,墓葬用品都放在死者的周围,后来采用了木材来做墓坑的顶盖。”

“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