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
上午八点半。
太空测试已经准备开始了,国内第一媒体已经连接到了现场,摄像机镜头对准了光压发动机。
这是发动机组的画面。
主持人介绍说道,“镜头距离光压发动机只有5公里。”
“这是最好的视角,能够清晰的看到发动机的起飞过程。”
“5公里已经是最接近的距离,摄像机镜头还要进行防热保护,发动机起飞的过程中会制造大量的光压、光热,影响周围十公里范围……”
镜头一转,接入到舱体内部。
画面见到的是主控舱,主控舱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超大的屏幕,屏幕前坐着三个测试员,他们穿着类似于宇航服的衣服,但看起来显得轻便的多,明显能看出四肢活动自如。
很多人看到电视画面都屏住了呼吸,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光压发动机舱体内的画面,而且对准的还是主控舱。
主控舱,大屏幕下到处都是按钮、设备,几个座椅非常的精致,再加上三个正襟危坐的测试员,画面充满了科幻感。
“这就是光压发动机舱体内部?很震撼……”
“真就是宇宙飞船啊!”
“那个大屏幕好像对准的是正上方看到的是天空,也就是说,发动机的上方才是前方,这真就是想朝着宇宙航行啊……”
“那些设备看起来都很厉害,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要是有个介绍就好了。”
“怎么可能?让看一下里面长什么样子已经很好了。”
主控舱的画面,结束于中间的测试员按下了一个按钮。
之后,画面回归。
镜头又重新对准了光压发动机。
就像是很多人的猜测一样,光压发动机发出了巨大的响声,主持人介绍道,“发动机进入到预热阶段,已经要准备启动了。”
此时此刻,王浩正坐在中心控制室里,他旁边坐着的是朱启强。
控制室边缘则坐着一排领导。
其中包括徐老师,赵老师和朱老师,而是在中间位置的是袁老师,袁老师是最顶尖的决策人物,职位档次比赵老师、徐老师还要高一级。
袁老师亲自来到测试现场,也代表了国家对于光压发动机测试的重视。
袁老师正站在中间位置,询问引力护盾的问题,询问的对象就是负责引力护盾技术的何毅。
之前他就了解过技术,但感觉还是非常惊讶。
何毅说道,“现在的引力护盾技术,释放距离超过八十公里,影响范围是个八公里左右的半球区域。”
“在测试过程中会开启两台引力护盾设备,加速飞行中,对准的是正前方,也就是正上方,来保证发动机的安全。”
“引力护盾的效果,是制造让区域内的物质,产生朝着两侧偏移的力,这样能让它们不会正面朝向发动机飞行。”
袁老师听罢,思考着说道,“有了引力护盾设备,又有了激光武器,还有了高端的雷达,安全应该是有保障了。”
“后续还有安装其他武器设备的计划吗?”
何毅道,“我们讨论过,还是会安装一种能够在太空中带有爆炸杀伤力的武器,最好是能够制造很强烈的爆炸。”
“这个是……”袁老师疑惑。
“应对陨石!”
何毅道,“倒不是针对光压发动机,而是为了对于地球进行一种保护,如果有大型陨石撞向地球,能够在太空对陨石进行爆破,就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安全。”
“这也是光压发动机缺乏的手段,我们研究讨论,认为也可以在小型飞船上安装这种武器。”
“只不过……”
何毅遗憾的说道,“小型飞船的研发速度太慢,有点儿跟不上进度。”
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