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也很低,想要制造出高压强电流,就必须要好几台大型发电机一起运作,而发电机本身的重量就不可小视。
光能磁化发电技术就不同了。
这项技术放在光压发动机上,只需要添加一台强湮灭力场设备就够了,可以说和光压发动机完美契合。
同时,技术依旧有提升空间。
TGL03带来的是针对光能磁化发电技术的材料新方向,可以顺着方向继续研究,让转化效率进一步提升。
另外,外层透光管道材料,也可以继续研究,以便能拥有更强的抗高温、高压以及抗暴性能。
很可惜的是,新技术暂时只能用在单独运作的大型设备上,现阶段符合条件的就只有光压发动机。
比如,地面发电不可行。
即便是转化效率很高,但封闭空间内纯光源能量是有限的,设备内部最好把温度控制在2700摄氏度以下,否则材料就会发生融化损坏现象。
如果是地面发电,还不如用湮灭粒子技术配合蒸汽发电,同时扩大热源空间,就可以制造出更多的热量。
在湮灭粒子技术近乎于‘无限能源’前提下,地面的空间足够大,能源转化效率反倒是不重要了。
其他大型设备也用不到。
比如,航母,完全可以用‘核动力’,‘核动力’技术更加成熟,也能持续制造能量。
光能磁化发电是全新的技术,设备精度以及成本就相对太高了。
……
在完成了光能磁化发电的材料研究后,王浩迫不及待的去了光压发动机制造基地。
两个月时间过去,实验基地的变化太大了。
在距离基地十几公里的位置,就已经能隐约看到凹面反射镜框架,那是一个直径120米的巨大圆球。
120米,四十层楼高。
再加上是个巨大的圆球,外在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
这也是光压发动机的研究,最初就决定不保密的原因,如此庞然大物,根本做不到保密,不谈周边是否能看到,距离地面几千、过万公里的卫星,都很容易直接看到。
实际上,有好多机构都通过卫星查看实验基地。
以高精度卫星的角度来看,能轻易看到一个超大的圆球,他们也都知道是制造的光压发动机。
大部分机构是不看好的。
光压发动机的概念实在是太超前了,即便有基础的湮灭粒子技术支持,想制造光压发动机还是让人不能接受。
其中有很多无法光合的技术难关,高温环境控制就是最大的难点。
如何控制五万摄氏度以上高温?
即便是一阶材料也不可能做到,而温度降低到几千摄氏度、一万摄氏度,所制造的光压动力甚至赶不上霍尔推进器。
这样的光压发动机不就是个鸡肋吗?
大部分机构都不看好,但他们也不敢百分百肯定就造不出来,万一种花家掌握其他技术呢?
这是不能确定的。
所以好多国外机构还是一直做监测,同时也祈祷着,“一定造不出来!这就是个样子货!”
“肯定会出问题!”
“造出来,也不可能飞起来!”
“第一次实验,可能就会发生爆炸!”
“……”
国际上有很多不看好的言论,同时也有很多正面意义的言论,倒不是看好光压发动机,而是肯定了种花家的‘速度’。
也就是,种花速度!
对比来说,有国家研制大型航空母舰,花了二十年时间,航母第一次下水都会出问题,宣称航母已经确定要服役,却依旧停留在港口动也不动,还频频的爆出有各种问题。
国内制造光压发动机,只短短两个月时间,超大圆形框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