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保持技术优势,并且要不断的研究、进步,就可以一直处在领先的优势地位。
……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新发现影响还是很大的。
他们在《前沿物理杂志》上发布了成果,因为成果牵扯到了‘磁化材料制造’,一定程度上,似乎是破解了湮灭科技公司掌握的技术,就大量的媒体对于成果进行了报道。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已经掌握了磁化材料制造的关键技术!”
“磁化材料制造技术不再是秘密,下个月,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新设备将会试运行,他们的技术会再次实现突破。”
“诺沃提尼:我们确定磁干涉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湮灭力场强度。这是强湮灭力场制造的关键技术。”
“湮灭组织距离制造磁化铁材料已经很接近……”
“……”
大量的报道,大量的赞叹。
一时间,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成为了舆论焦点,好多媒体都在赞叹他们的研究,甚至有的还表示,他们在强湮灭力场发生技术上赶超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有压力的不是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而是格鲁姆湖计划研究组织。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掌握了最高的技术,以他们的技术支持下建立的湮灭科技公司,都已经实现了磁化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制造。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技术再怎么突破,依旧只是追赶者的角色。
格鲁姆湖计划研究组织就不同了,他们也同样是追赶者的角色,但之前可是被国际普遍看好的。
好几个计划的负责人,都公开站出来表示说,要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对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技术赶超。
结果……
有什么成果?
“格鲁姆湖计划研究组织,好像还没有能制造出强湮灭力场,更别说,去做力场研究了。”
“之前他们不是声称要赶超王浩团队吗?”
“这个计划已经实行很长时间了,也没见他们发布过什么成果,是因为保密,还是没有成果?”
很多阿迈瑞肯人希望是前者。
他们希望格鲁姆湖计划取得了巨大突破,只是因为研究的保密性才不做成果公开。
但了解研究进度的人都知道,他们根本就是暂时没有成果,最少没有强湮灭力场研究上的突破。
阿迈瑞肯的一号决策人都有些着急,他对格鲁姆湖计划项目抱有很大希望,相信研究一定能赶超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
现在一号决策人觉得不应该抱有那么大期待。
赶超?
不!
就像是媒体舆论上说的,先要制造出强湮灭力场才能去研究相关的技术,否则连力场都制造不出来,还谈什么其他的研究?
一号决策人给加莫夫沙普利打了电话,非常强硬的说道,“加莫夫,我相信你,相信你的团队。”
“但是,你也看到了媒体上的消息。”
“如果你不能在三个月内,制造出可供研究的强湮灭力场,很抱歉,我无法说服自己再支持你……”
……
国内。
西部无人区,沙漠边缘。
汪百川实验组一行人站在沙地上,看着地平线尽头上升起的灰尘和烟雾,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等灰尘渐渐散去后,他们一起乘车去了爆炸地点。
这是第三次点火实验。
因为布置的材料密度很低,爆炸的威力会小上很多,他们只是躲得远了一些,并没有在进入防空洞躲避。
现在的实验就是不断寻找材料密度的平衡点,以此来测算最适合进行反应的材料密度,也能推导出容器内部的磁力强度、别人承受的能量强度和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