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的个人影响力非常大,他的看法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从首都返回西海的时候,科技部门就已经提前放出了风声,有一些媒体则开始了先期‘试探性’的报道。
《百年工程:种花家准备开启核聚变研究项目!》
《核聚变,超级工程!》
《种花家将会成为第一个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
《我国可能会在一年内启动项目工程……》
一系列的报道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有句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
很多媒体一起报道的时候,就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舆论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态度。
普通人就只是赞叹一下,重点还是学术界的反应。
学术界对这个消息不太详细,很多专家站出来表示说,“短时间不太可能启动核聚变的研究。”
“那是一个超级大工程,最少是千亿规模来计算的。”
“即便是采用了新技术,但有效性也是值得怀疑的,核聚变的研究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现在应该还没有足够的基础支持。”
“可能就只是讨论而已……”
最后一个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有很多的大工程项目都只是进入讨论阶段,并没有真正去实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型粒子对撞机。
过去很多年时间,都在讨论建造世界最大型的粒子对撞机,项目论证了一次又一又一次,结果就只有讨论没有实施。
现在的核聚变研究,比大型粒子对撞机还不靠谱。
那绝对是比对撞机更大的工程,而且还是没有足够基础的研究项目,从进入论证阶段,到正式开启项目,再到研究有成果……
时间跨度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