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组的报告,来确定下一步实验方向以后,好多人顿时来了精神,都觉得过去三天的工作没有白费。
于此同时。
王浩边对报告进行分析,也边注意着一条条系统提示
任务三,灵感值+3。
任务三,灵感值+2。
任务三,灵感值+2。
任务三……
……
“灵感值提升速度太快了,不愧是a级任务!”
“大概也是因为,反重力材料研究有足够的基础,这些报告中,有很多内容都很有意义。”
王浩思索着,再看向其他人的目光都带着欣慰。
在进行了第一次会议以后,实验组就按照确定的方向进行基础材料制备,研究也正式走出了第一步。
一个星期时间,实验组完成了初步研究。
针对接下来的研究,王浩继续让各个小组去想实验方案,并召开讨论会针对性做分析。
然后,继续下一步研究。
这种研究方式让实验组每个人参与感十足,他们都觉得实验就是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并快速一步步推进下去的。
有些人心里依旧有疑问,“这种研究方式真的能行吗?”
超导材料的研究,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组,和其他小组可以做交流,但要说什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就根本不存在了。
因为,材料的制造过程中有很多方法。
当针对一个方向做研究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王浩完全不在意其他人的疑问,他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带领实验组一步步的做研究。
很快。
灵感值就超过了‘100’点。
他再次召开了讨论会议,对于之前的实验、确定的方法,以及基础材料制备等方面进行总结。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他和邓焕山、卢金宇等人,一起确定了三种材料制备流程。
三种材料制备流程,也就制造出了三种材料。
实验组对制造出的新材料,一一进行了超导测试,其中有两种材料并不具备超导特性。
最后一种,则是温度为‘163k’时检测到了超导特性。
当确定材料的超导特性以及163k的临界温度时,实验组的所有人都沸腾起来,“成功了!”
“真的成功了!”
“第三种新材料具有超导特性,而且临界温度高达163k,也许会非常实用……”
“如果我记得没错,到现在才刚九天吧?九天,就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超导材料……”
“太神奇了吧!”
那些对于王浩带队研究超导材料有疑问的人,早已经把心中的疑问抛到了九霄云外。
九天!
王浩带队仅花费九天时间,就研究出一种全新的超导材料。
这个速度不可理解!
正因为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也就相应的理解了,“我们研究超导材料真是很靠运气。”
“但是,王院士不一样。”
“超导半拓扑理解就是他的成果,他对于超导材料的理解,根本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
这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王浩建立的任务是‘研究制造含有一阶元素的反重力材料’,显然符合要求的材料远远不止一种,而是有很多种、无数种。
在完成了第一种材料的研究后,或许是有了更多的基础以及方向支持,灵感值增长速度不减反增。
每一次召开研究会议,都能增加大量的灵感值。
即便是在实验间里,查看材料制备的实验方法,都会不断的获得灵感值,也很快让灵感值再次超过一百点。
然后,又是一个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