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笑道,“周教授,我们的目标是研究ss电池。”
“哦~~~”
周桂生用力拍拍脑袋,也马上反应过来。
他们来到这里以后,才知道新团队的目标是研究ss电池,而不仅仅是研究ss储电技术。
知道,确实是知道了,但接受还是需要时间。
黄文的安排则是相对简单多了。
王浩没有和黄文谈,就直接说道,“软件控制是最重要的,研发ss储电技术,后台系统就需要重做,而且计算、自动化以及控制需求更高。”
他说完看向了黄文,“黄教授,我决定把后台系统部分,分成两个组来完成,一个组专注于检测与数据上报,另一组专注于数据分析、计算以及安全调节。”
黄文跟着思考着点头道,“这个方法确实好。ss,检测控制非常重要,后台系统的设计,有一半的精力都要花费在检测上报上。”
王浩点头道,“以后这方面的工作就交给你了。”
最后王浩看向了梁静叶,“梁组长。”
梁静叶腼腆一笑,“王院士,叫我小梁就好。”
王浩轻轻点头。
她的大眼睛一闪闪的,脸上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
虽然王浩公开表示欣赏她的工作能力,但和周桂生和黄文不同,她可没有正式的研究员职位,也只是跟着潘东做项目,受到老师的器重再加上不错的表现,才担任了一个小组组长。
现实来说,项目组解散以后,她才是最希望加入王浩团队的,否则只能去找其他工作。
王浩看着梁静叶思考了一下,说道,“小梁,我想让你担任我的助手。”
梁静叶一愣,“助手?助手是做什么?”
其他人也认真看过来。
王浩解释道,“ss储电实验设备运行稳定,我们后续的工作就是测试。而针对ss电池,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
他说着也看向其他人,认真道,“任何研究最开始,都是进行设计论证,我们需要论证各个方面的技术。”
“事实上,在你们来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其中最大的难点有两个,一个就是ss储电系统太过于复杂,以此来设计可供航空航天使用的ss电池,好多部分要重新设计,尤其是检测方面。”
“这其中牵扯的因素,不用多说你们应该也清楚。”
所有人都跟着点头。
其中牵扯的因素可不止是设计,还包括一些‘暂时不可控’、最好是绕过的内容。
以ss储电技术为基础来制造ss电池,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把ss储电装置缩小,而缩小就牵扯到很多因素。
其中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最直接的就是检测设备。
ss储电实验装置中,检测设备都是直接运送过来的,有最大型的检测设备,甚至超过了一米高,占据的体积就达到零点五立方米。
如此大型的检测设备,当然不能放入ss电池设计中。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不放入大型检测设备,如何实现电池各个部分的精准监测呢?
王浩继续说起第二个问题,“第二就是制冷系统的重新定义。相信大家都明白。”
制冷系统当然是个问题。
他们采用的是常规液氮制冷,而液氮制冷需要大量的压缩氮气,就会占据很大的体积,总归制冷系统肯定不能在ss电池的内部。
“第三,储能线圈。我们也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储能线圈是ss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所制造出的储能线圈,是在科学院电工所的技术上加以修改,但基础依旧没有变化。
科学院电工所的技术,是基础的线圈环绕技术,主要是限制高磁场以实现安全性,并让线圈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