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朱雄英的席位,只在皇帝朱元璋之下。
酒菜被重新温热过,送了上来。
万寿节虽然大家都比较放松,可以放开吃放开喝,但是礼仪制度却是十分严格的。
每一桌多少个菜,是什么菜,都有着专门的规定。
“好了,都赶紧吃吧,一会凉了!”
龙椅上的朱元璋也不墨迹,大手一挥,笑道:“今个儿三喜临门,大家伙放开吃,放开喝!”
殿下落座的宗亲,文武百官们哈哈应付一声,便开吃。
万寿宴继续进行。
朱雄英并不急着吃,而是暗暗缓了一口气。
老爷子虽然已经知会过他今天这些事情,但是一路经历下来,他除了激动以外,更多的是感恩,因为这一切,都是老爷子给的。
诚惶诚恐。
今日的他真切的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就在身旁的朱雄英,道:“大孙,今天累了吧?”
朱雄英抬眼看向朱元璋,笑道:“还行。”
朱元璋笑道:“咱大明的礼节是很多,每一项都有明确严格的礼制规定,册立储君是大事,所以一定要隆重,这越是隆重,才越能显出你的身份尊贵!”
“咱汉人重礼节,老百姓要讲礼节,君臣之间要讲礼节,国与国之间亦要讲礼节,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礼有节是非常重要的!”
老爷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深入浅出的教朱雄英治国的道理。
朱雄英认真的听着,同时也认真的思考着。
朱元璋很满意朱雄英这个学习的态度,从御案上拿了一盘子烹虎肉放到了朱雄英的案台上,笑道:“大孙,快吃,咱爷俩一边吃一边说。”
这烹虎肉也只有朱元璋自己的案台上有。
朱雄英也不客气,因为他知道自己越是客气,老爷子反而会不高兴,于是便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这后世吃不到的虎肉,竟是出乎意料的好吃。
看朱雄英吃得香,朱元璋咧嘴笑了,道:“多吃些,多吃些。”
“爷爷,您也吃啊!”
朱雄英看向老爷子,只见他并没怎么动筷子,而是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跟自己说话。
朱元璋笑道:“咱不饿,你吃你的,不用管咱,咱呀,给你讲故事。”
说着,朱元璋喝了一口小酒,徐徐道:“话说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景公也是举行酒宴,饮到高兴处,他对大臣们说:‘各位痛快地饮酒,不要拘束君臣礼节!’”
“这时,晏子对齐景公说:‘国君的话不妥!禽兽都是以雄健有力者为首,弱肉强食,大臣们如果抛弃礼节,就有更换国君的危险。’”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的背过身子。过了一会,景公出去了。”
“回来后,晏子坐着也不起立,君臣碰杯,晏子先饮。景公很生气,对晏子说:‘刚才你不是还教训我人不可没有礼节吗?你的礼节哪儿去了?’”
“晏子离开座席,向景公拜了再拜,恭敬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呢?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国君了解没有礼节的实际情形啊。’”
“所以你想想,如果一个国家如果大家都不讲礼节了,那叫什么?那叫礼乐崩坏!”
“一个国家礼乐崩坏会怎么样?不用咱多说,你应该也知道吧?”
听罢,朱雄英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他的灵魂来自后世,在那个时代,高度发展的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猛烈的冲击,人们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求利益,反而将礼节渐渐抛弃了。
一个国家单单是靠法治是不行的,同样也需要礼节,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孙儿受教了!”
朱雄英点头,心中却是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