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的齐王,最后目光落到齐王身边的一个人身上。
竟是那日买瓜的那位!
只见那人也是看着自己,面无表情。
“诸位臣工,诸位子侄!”
这时,朱元璋开口了,笑呵呵的道:“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咱今年都六十四了,六十四年前,咱娘把咱生下来,那会谁能想到,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大明朝的皇帝呢?咱挺知足的了,真的!”
“但是咱也有遗憾啊!咱妹子走了,咱儿子也走了,咱真的要成了孤家寡人了!”
“好在老天待咱不薄,带走了咱的儿子,又把咱的孙子给送回来了!”
听到这话,满堂文武心中皆是一颤,下意识的抬头看向老皇帝身边的那个人。
那个人究竟是谁?
朱元璋环视了一眼,眼中含笑,继续道:“咱刚刚跟你们说,咱很快就会把那个最近为咱大明履立功勋的人,告诉你们!”
“现在他,就在咱的身边!”
“他就是……”
朱元璋微微顿了顿,把声调提高了,高亢道:“他就是咱的大孙,太子的嫡长子,咱大明朝的嫡长孙,朱雄英!”
话音落地,几乎所有人如遭雷击。
大明嫡长孙,朱雄英?
那个已经死去了十年的孩子,如今回来了?
这……
太不可置信了!
在场的几乎所有皇子皇孙,还有文武百官如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不动,楞着两只眼睛发痴地看着龙椅旁的朱雄英。
如果不是从皇上口中说出来的话,打死他们他们都不会相信的。
然而渐渐的,就开始有人反应了过来。
常氏兄弟,还有一帮子淮西武将们眼中震惊过后,是掩饰不住的狂喜。
太子还在的时候,他们就紧紧围绕在太子身边。
太子这一走,就让他们一下子失去了庇护,他们心中苦闷,但又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皇上告诉他们,太子的嫡长子回来了,他们如何能不高兴?且不论这个嫡长子以后对他们如何,他们也真心的为太子高兴!
就是信国公汤和,也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而那些文臣,想的就不会想这些武将这般简单。
他们想到的是储君之位。
难怪朱允炆和朱允熥会被迅速的封王,难怪太子妃会突然薨毙,难怪一向节俭的皇上要各路藩王回京,组织这一次盛大的万寿宴。
原来都是因为大明嫡长孙回来了啊!
不管这当中发生了什么,龙椅边上的那个人显然已经得到了老皇帝的认可,如此一来,储君之选呼之欲出。
而老皇帝刚刚的举动,就差说出口了,那个和他一起站在龙椅边上的年轻人,将是大明未来的主人。
国不可一日无储。
大明储位空悬,而皇帝又年老,这一直都是他们操心的事情。
看来他们是瞎操心了。
原来老皇帝一直都有着他自己的打算啊!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无论发生什么,大明的未来有了。
至于这位突然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大明嫡长孙,品性能力如何,这个以后还可以慢慢观察。
在场的这些人当中,当然有几个是知道内情的。
蓝玉傅友德等人便是对视一眼。
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释然与欣喜,互相点头致意以后,蓝玉的目光,看向那几桌藩王。
藩王们的表情,比之文武百官更为精彩。
但却出奇的统一,一个个瞪大眼睛和嘴巴,仿佛泥塑木雕的人。
他们的大侄子回来了?
到了此刻,各路藩王仍旧还没有从震惊中走出来,这一次,成年的藩王比那些少年的藩王更显得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