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完美的剿寇阵法!(2 / 5)

但是要说到兵法阵法,他在这个少年天才面前,同样有足够的理由骄傲。

洪武五年,三路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都没有获胜,唯独他冯胜斩获甚众。

一生南征北战,除了平章常遇春外,号称胜功最多。

所以他也很期待看一看,皇大孙到底能给他带来什么阵法,他当然希望皇大孙能够给他惊喜。

因为只有一个足够强势的皇大孙,他们这些战功赫赫的功臣才能免于皇上的猜忌。

否则,皇上走之前,恐怕会把他们先送走了。

“那小子便献丑了!”

黄雄英说着,让老徐来将桌上的饭菜都拿下去,将整张桌子空了出来。

“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闻言,冯胜微微颔首。

只听黄雄英继续道:“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大部队兵力作战其实不易展开,而且倭寇作战灵活,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这也是沿海地区数次组织剿寇都成效不大的原因。”

“所以想要对付倭寇,就必须行动方便,长短兼具,攻守兼备。”

冯胜不住的点头,道:“说得好。”

一生征战的他,当然知道因地制宜的重要,正所谓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朱元璋则是笑眯眯的看着黄雄英。

“而我这套阵法,就是专门在这种地形上对付倭寇的!”

黄雄英说着,站起身来,从一旁拿来数个茶杯,放到桌子上,尔后道:

“你们看,我的这套阵法是以十一人为一小队,这十一个茶杯就代表了十一名士兵。”

黄雄英拿了一个茶杯放到前面:“居首一人为队长,次二人在两旁,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黄雄英先在前面摆了三个杯子,而朱元璋冯胜傅友德三人则是一脸认真的听着。

他们三人都是久经沙场之辈,目光如刀,若是有什么漏洞,他们几乎可以说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在三位超级高手的注视下,黄雄英倒也不紧张,徐徐道:

“在这三人再往后二人,为狼筅,所谓狼筅,便是南方常见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三米左右。”

“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说着,黄雄英又拿来了四个茶杯,放在狼筅手的后面,道:

“这四名是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紧接着,黄雄英拿了最后两个杯子放在了整个阵法的后面。

“最后再跟进的两名,是手持镗钯的士兵,他们主要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黄雄英的话音落下,整个房间内一片安静。

朱元璋冯胜傅友德三人都是皱着眉头,看着桌子上摆开的阵法,回想着黄雄英刚刚说的话。

这阵法他们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首尾呼应,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当真如黄雄英一开始所言,行动方便,长短兼具,攻守兼备。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毛病,那就是这套阵法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只适合小范围作战,用于剿寇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所以说,就是身经百战,堪称大明朝仅剩不多的三名战神,竟是一时间挑不出毛病来。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