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两碗面(2 / 3)

他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蓝府。

当朝征虏大将军蓝玉坐在椅子上,一阵出神。

桌子上的菜,是一点没动。

“像!”

“太像了!”

蓝玉猛地灌了一口酒,嘴里喃喃自语。

“舅舅。”

“舅舅,这大雨天的把我们叫来,是有什么要紧事么?”

进来的正是蓝玉的外甥,大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两个儿子,常升和常森。

常遇春有三个儿子,常茂,常升和常森。

但长子常茂在去年已经故去。

常升和常森来到亲舅舅家,也不客气,熟稔的坐到了蓝玉的对面去。

蓝玉看了一眼常升和常森,用下巴示意左右退下。

常升和常森互看了一眼,知道他这舅舅,是有悄悄话要跟他们两讲。

“舅舅,把咱叫来,不只是吃酒那么简单吧?”

没有了左右侍奉,常森作为最小的,只好亲自为兄长和舅舅倒酒,一边倒酒,一边问道。

蓝玉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嗓音,有些沙哑的道:

“咱……刚刚见着雄英那孩子了。”

话音落下。

就宛若九天落雷,在常升和常森的头顶炸响。

常森手中的酒壶停在了半空,下面的酒杯早已满溢而浑然不觉。

整个大厅中,只剩下美酒滴滴答答落地的声音。

等常森鞋被酒湿到了,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将手中的酒壶放下,也不去擦身上的酒,而是一脸狐疑的问道:

“舅舅,你是不是喝多了?”

“你他娘的才喝多了!”

蓝玉骂了一句,坐直了身子,道:“咱刚刚亲自去看了,确实像,太像了!”

“像什么?”

常升和常森一脸的疑惑。

蓝玉悠悠的说道:“颖国公前日跟咱说,他和老爷子在秦淮河畔见到一个娃儿,跟咱雄英长开的模样很像,而且那娃儿也叫雄英!”

“咱今日亲自去看了,像!太像了!”

“不,不是像!”

蓝玉说着摇了摇头:“咱敢肯定,那就是咱太子爷的血脉,皇太孙朱雄英!”

看见蓝玉一脸笃定,常升和常森更加懵逼了。

常升咽了口唾沫:“可是,可是咱那外甥,十年前不是已经走了么?会不会只是长得像而已?”

常森也是点了点头。

因为这太诡异了,一个死了十年的人,竟然又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

蓝玉捋了捋黑白相间的胡子,摇头道:“不,咱能感觉得到,你们还记不记得十年前雄英下葬钟山的前一个晚上?”

“当然记得!”

常升点头道:“那一晚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送葬的队伍只能在山下的城隍庙过夜,莫不是那天晚上?”

蓝玉缓缓点头:“咱怀疑,那天晚上,是不是出了什么古怪的事情。”

“嘶——”

常升和常森两人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一会。

常升才缓缓说道:“要真是咱外甥雄英,那就真的太好了!”

常森也是握紧了拳头,两眼放光:“太子爷走了,咱这心里空落落的,要那娃儿真是咱雄英,咱这又有盼头了!”

太子朱标的正妻常氏,正是已故鄂国公常遇春之女,常升和常森两人的妹妹。

而朱雄英则是常氏所生的长子。

蓝玉则又是常遇春的妻弟。

所以说,朱标和常氏一脉,与淮西勋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朱标未走之前,除了朱元璋的栽培以外,也是在这些人的呵护下,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不可动摇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