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贾珩:这…有些辣眼睛了(2 / 3)

象。

而下方的一面龙旗旗帜下,阿济格端坐在马上,拢目观瞧,见得上方的人来,心头就是一惊。

鳌拜则是观察着城头的动静,沉吟片刻,说道:“王爷,城中的朝鲜兵卒抵抗似是更为猛烈了。”

毕竟是久经行伍,鳌拜观察片刻,也能察觉到那股气势的莫名变化。

阿济格默然片刻,说道:“难道是朝鲜方面的援兵来了?”

鳌拜点了点头,说道:“王爷,这几天,平安、咸镜诸道的援兵,皆被我等击破,应该不是援兵相助。”

阿济格皱了皱眉头,心中就满是疑惑。

鳌拜浓眉之下的虎目闪了闪,脑海中灵光一闪,猜测道:“莫非是汉廷方面有了什么变故?”

阿济格闻言,心头一惊,问道:“你是说汉廷的援兵来了?”

鳌拜点了点头,说道:“王爷,除此之外,朝鲜王京城中兵卒士气萎靡多日,不可能突然爆发出来。”

阿济格刚毅面容上,渐渐蒙上一层凝重之色,说道:“可有汉廷方面的情报?”

说来也巧,恰在这时,从不远处跑来一个女真骁将,抱拳一声,说道:“王爷,飞鸽传书。”

原来,女真为了传递消息方便,同样用飞鸽传书传递朝廷与前线的军情。

阿济格这时接过那旗丁递送而来的笺纸,垂眸凝视片刻,眉头已然皱成“川”字,迎着鳌拜的“询问”目光,忧声道:“汉人的兵马自山海关出兵了,与郑亲王手下的兵马交上了手。”

贾珩命令山海关副总兵曹变蛟,率领骑军浩浩荡荡出了关城,与辽东的兵马交手,经过这段时间过去,双方兵马早就打将起来。

阿济格冷笑一声,说道:“怪不得王京城中的朝鲜兵卒,士气如虹,这是有了靠山过来了。”

鳌拜问道:“王爷,汉廷方面派出的统兵大将是何人?”

阿济格目中现出腾腾煞气,说道:“是贾珩小儿,他这次又要介入我大清平灭朝鲜之战。”

鳌拜闻言,心头不由就是一惊。

可以说,卫国公贾珩的名头,经过先前的倭国之战,已经彻底烙印在鳌拜心头。

不说恐贾之症,但对贾珩的到来,显然是有些忌惮的。

鳌拜道:“王爷,那贾珩这次调派了多少兵马?可是征调了汉廷京营十余万大军?”

阿济格摇了摇头,说道:“此事尚且不知,不过以其军机重臣的权势,纵然不带一兵一卒而来,也能调拨汉廷边疆数十万大军。”

这就是说到了关要。

贾珩纵然不领兵前来,但既然来到边疆,所能调拨的兵马不会少了。

鳌拜眉头皱了皱,说道:“应该还有水师,自辽东攻袭我女真。”

阿济格将一双冷峻目光,眺望着远处的城门楼,面上厉色涌动,沉声说道:“贾珩小儿,当真是阴魂不散。”

这话自然说的没有道理可言,贾珩作为汉廷的军政要员,自然全权负责对虏边事。

鳌拜点了点头,说道:“王爷也不必忧虑,汉廷派出兵马驰援,尚需一些时日,这些时间,足够我们拿下朝鲜王京。”

阿济格摇了摇头,说道:“我倒不是担心这些,而是担心这位卫国公发动一场灭国之战,到时候我大清再次将兵马深陷朝鲜,兵力调拨回转不及,倭国之事重演。”

当初的倭国之征,就是这般惨淡收场,已经让阿济格产生了心理阴影。

鳌拜刚毅面容上现出豪迈之色,颌下的胡须根根扎起,说道:“我大清如今也是兵强马壮,还有红夷火铳,对汉兵有何惧之?”

阿济格压下心头涌动的些许不安,将目光眺望着城头,冷声道:“先不管这些,还是全力拿下王京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