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大炮的江南水师相助,水溶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在海上先后击败了几股海寇势力,而海寇参与则持续南下,盘踞在鸡笼山岛屿。
崇平帝道:“江南水师与水溶还是实心任事的,下旨嘉谕,勉励其等再接再励,如今海关每年之关税,为朝廷开辟四分之一的财源,但海寇阻碍海贸,我大汉的广袤海域上,岂能让海寇肆意劫掠,惊扰黎民?。”
这么一来,总算有好消息过耳。
就在这时,戴权进入书房,朝着崇平帝躬身行了一礼,高声说道:“陛下,卫国公派人送来急报。”
正在议事的殿中众臣,面色就是一惊。
崇平帝闻听贾珩的军报,心头不自觉欣喜几分,唤道:“戴权,拿过来让朕看看戴权应命一声,躬身将手里的军报递送过去。
一众朝臣,面色多是现出诧异和惊疑。
难道卫国公又打了胜仗?
经过先前西北大捷的半月不见进展,突然击破和硕特蒙古大军,现在的朝臣对贾珩的领兵之能不再有任何疑虑。
崇平帝阅览而毕,目光微动,叙说道:“子钰奏禀捷报,陆续收复湟源、海晏等地,同时收服青海湖周方蒙古部族,和硕特已经基本退出青海,一部逃亡哈密,寻求盘踞在西域的准噶尔援兵,一部还在藏地。”
说到此处,声音激动道:“时至今日,青海蒙古大体平定。”下方的一众文臣,闻听崇平帝此言,心头大喜。
这场葬送大汉十万兵马的青海蒙古,终于回到大汉的手中,那岂不是说可以班师回京了?
崇平帝沉吟说道:“不过,和硕特蒙古的余孽逃往哈密,试图挑唆准噶尔的蒙古鞑子兴兵来犯青海,贾子钰已经领兵前往平定。”
殿中群臣闻言,面上喜色稍稍敛去,心头转而又担忧起来。这战事还结束不了?
崇平帝道:“这几日,贾子钰已经进兵沙州卫以及赤斤蒙古卫,相继收复两卫广袤疆域,抚远将军金铉也领兵前往罕东、曲先等地收复我汉家故土,如今,贾子钰正要与准噶尔会战于哈密,彻底克复关西七卫!”
殿中群臣闻言,心头一惊。哈密?
有些博闻强识,见识渊博的文臣,自是知晓哈密是何地,那是前往西域的前哨。
礼部侍郎柳政面色大急,奏道:“圣上,哈密等地夷情复杂,更有准噶尔部蒙古在西域肆虐诸国,强横一时,我大汉与之相争,非短时间可决出胜负,一旦战事连绵,泥足深陷,后果不堪设想啊。”
殿中群臣闻言,心头一惊,也觉得此言在理。
刑部尚书赵默拱手奏道:“圣上,微臣以为,既我汉军已收复青海,打败了和硕特蒙古,我朝还当撤军还师,不宜再将战事持续下去。”
崇平帝道:“子钰先前上疏提及此事,纵然我朝想要见好就收,准噶尔与和硕特两部也不会善罢甘休,子钰如今先发制人,拿回我关西七卫。”
赵默急声道:“微臣唯恐贪功冒进,先胜后败之事重演,微臣以为关西七卫,实不值得我大汉再劳师远征。”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都心头微惊。
经过半个月前的西北大捷以后,现在的大汉朝堂竟然还有持罢兵之论者?
吏部尚书姚舆,说道:“圣上,如非必要,还是再启战端,自今岁春以来,朝廷一直都在打仗,又逢湖广大旱,还是当与民休息。”
刚刚票告了科举之事的礼部侍郎柳政,也拱手道:“圣上,现在国库艰难,委实不宜再大动干戈,微臣知卫国公骁勇善战,可兵火连绵不息,非社稷之福。”
崇平帝面色“刷”地阴沉下来,心头就有几许不悦,但强忍着没有发火。
不仅在于赵默隐晦提到了南安先胜后败一事,让崇平帝只能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