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熙和殿中,政争再起(6 / 6)

国昌续道:“圣上,阅兵之事,不适在正旦,如圣上欲行武功,可于京营操演,京营校场广阔,任兵马驰骋,岂不两便?”

如果只是单纯地激怒天子,并没有意义,需要给天子一个备选项,既是台阶,也需得缓和一下熙和殿中紧张的气氛。

无错

事实上,杨国昌也好,文官也好,反对的不是阅兵扬武,而是这件事背后蕴藏的政治意义。

以文抑武,文官政治正在被人动摇。

原本崇平帝以为借助祖宗之名,推行此事,不会有差池,但显然不是,文官不满在心头积聚,但内阁达成一致,就不敢言。

此刻被人戳破这层窗户纸,不少人都会自发靠拢过去。

这才是浙党沉默,哪怕是楚党内部之人,都默然以对的原因。

至于五军都督府,原本乐见其成,因为这是好事!

但如今朝局波谲云诡,鬼知道是不是这些文官在引蛇出洞,谋算他们,既不敢附和,又不好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