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下归心 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热气球中(2 / 3)

思维盲区,所以没法设计出一件新式武器。比如薄钰的发明,在孙元化看来,孔明灯的原理就很简单,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孔明灯还能有如此大的战略价值。

宋应星一把拉住孙元化的胳膊道:“老孙,什么大杀器,你说清楚了。”孙元化立刻道:“我想薄先生的目的应该是将孔明灯改造成一种可以作战的武器,你看,孔明灯可以飞上天,如果我们在更大的孔明灯上加装武器会怎么样?比如我挂几个震天雷在上面,顺风飘到敌人的营地中,是不是就能炸他个措手不及?”宋应星一拍脑门道:“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做个大号的孔明灯,挂上震天雷,飘过去就能爆炸,多好。哎,不对。”宋应星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答案,他摇头道:“老孙,你说的不对,你在孔明灯上挂震天雷或者炸药包什么的,有两个致命缺陷,其一,孔明灯是顺风飘的,方向很难控制,而且很轻,你这一吹,吹不好飘到自己的营地里了。其二,你引线怎么控制,长了短了都不行,没人能准确测定从你方军营飘到对方军营的时间,炸早了没效果,炸晚了人都跑了。”

薄钰看这些平日里只能耳闻无法目睹的大家们在一起争论,而争论的论点竟然是自己的发明的军事价值,不禁让薄钰有些脸红,看来这些大师们并不知道自己其实跟辽国公并不熟悉,今天也是第一次见,他们可能以为自己是被辽国公挖过来的什么人才,来帮助新军改善武器装备的,实际上今天自己就是来找方以智的,或者说被方以智忽悠了,硬生生把自己拉到了会议室。刘毅回头对薄钰道:“呵呵,薄先生,你看他们争论的样子,不如你就介绍一下你的发明吧。”

当着这么多大师的面,薄钰当然不好回绝,正好也请大师们来点评一下。薄钰清了清嗓子道:“诸位,我的这个发明其实方才宋先生说得对,就是大号的孔明灯,只是跟大号孔明灯不一样的是,我的能载人。”“什么?载人?”下方响起了一片惊呼,宋应星更是瞪大了眼睛,怪不得辽国公今天要叫薄钰来会议室,如果真的按照薄钰所说,此物可以载人的话,那么方才自己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人来控制方向,由人来操纵武器,这就是一个飘在空中的炮台,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可是载人谈何容易,孔明灯的物理原理宋应星明白,若是要载人,这孔明灯得做到多大?那太夸张了。

薄钰随手拿起了桌子边的指挥棒,对着黑板指点道:“我的发明所用的原材料很简单,帆布、绳子、木头框架、编筐,最后还有点火的一套器具就可以了。首先做一个球形的木头框架,当然这要经过一定的测算,来计算所搭载人和物的重量,然后决定将这个球形做的多大,我做过试验,这是有比例的,我们将制作这个球形的帆布以步数来测算,高度大概需要二十步,围成一个球形之后,直径至少是十五步,这样才能搭载大概两个普通人的重量,如果需要搭载更重的物体,那么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当木头搭建的框架完成之后,可以将帆布当做蒙皮围上去进行缝合,这样一个孔明灯的外罩就可以了。然后再用绳索进行紧固,同时绳索也连接下面的编筐,就是这个部分。”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圈,将载人的框子给圈了起来,“既然要升空,我们肯定要选择轻型材料,越轻越好,这种用藤蔓编制的编筐就可以,跟当年的藤甲兵一样,很结实,而且重量也很轻,非常实用,这个框子里放人放物都可以。”

宋应星立即反应过来道:“那你气密性的问题怎么解决,孔明灯好办,外面用的是纸,你这个帆布说到底也是布,是布就肯定有孔洞,那热气上升的时候,你怎么保证气密性。”薄钰笑笑道:“宋先生,这个简单,刷漆就行了,在帆布的外面刷两层漆,又能兼顾气密性,又能进行防水,岂不是一举两得?”“天才,真是个天才的想法。”孙元化不禁竖起大拇指道。旋即像是取笑宋应星一样,“怎么样老宋头,江山代有才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