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超高收入(2 / 2)

今年的春节热闹非凡,韩屯村进了腊月就分钱,每个工值2元,在县最高了。

现在可以说,村里各家的存款都在五千元以上,半数以上在万元以上。就这卖鱼的收入还没分配,留着发展村办企业。

韩屯村的收入,宣传出去得在国引起震惊。悠悠记得到八十年代中期,农村才出现了万元户。有的地方为了凑数,把家里养的鸡鸭都算上了。

村民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养猪,今年基本上每家都喂了二十头猪,每头猪收入一百五十元,光是养猪一项每家就收入三千元。

尽管家家都有存款,大伙勤俭节约的习惯没变,还是起早贪黑的干条编。出门换身新衣服,在家还是穿着原来的旧衣服。大伙的说法是“旧衣服劲造,干起活来也放心,不用怕挂破了。”

不过各家的铺盖都换成了新的,原来分些棉花,都织布穿了,孩子做身棉衣都得算计着,哪有舍得做铺盖的。

今年分的棉花多,妇女们都忙着干条编,织布的少了,棉花富足,大伙就做了新铺盖。

妇女们聚在一起,谈的最多的,就是家里新做的被褥,用了多少斤棉花。

婕阁进了腊月就结婚了,她还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四个哥嫂都说了,以后父母的房子,归婕阁所有。

婕阁的婚礼相当的低调,他俩约好了,一块去公社登记,办完手续,俩人就回来了。家里给他们办了快二十桌的酒席,不过和别人办喜事相比,少了闹房的乐趣。

大伙的心里,到底是放不开,怕一句话不合适,给新郎造成心里负担。

二盼的对象又来商量结婚的事,还是被她奶奶给骂了回去。这次老太太换说法了“国家提倡晚婚晚育,不到25岁,你别提结婚的事。你要是觉得不合适,俺还想招个上门女婿那。”

二盼婆家也没办法,只好等着了。他们确实舍不得提退婚的事,彩礼是不多,二盼的奶奶也同意退给他们,关键是二盼是远近闻名的好姑娘。

今年韩屯订婚的男孩子多,不过结婚的没一个。他们都不到法定婚龄,因此结不了婚,现在还没人敢先办婚礼后补证。

搜狗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