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导致后世银元的收藏价格一路攀升。
银行的营业室不是对外的门市,设在院子内的两间房子里。有好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拿着一块两块的银元在换钱。
悠悠看的仔细,认出不仅有袁大头、孙小头,还有后世里的珍品团龙币。
悠悠看得两眼冒星星,这在自己的商城里可都是宝贝,就连最不值钱的袁大头都是上万的价格,稀少的以百万元计。
现在不论种类一律25元,悠悠恨不得自己都买过来,可惜手里没钱。后世的百元大钞拿到现在来就是张花纸,不只用不了,它还得惹是生非。
即使淘到第三套人民币,悠悠拿出来也说不清来历。对了,捡钱试试。
悠悠肉疼的兑换完,跟姥姥出了银行门,弯腰在地上捡了一张十元的钱,其实是从自己的商城里拿出来的。
“姥姥,我捡了十块钱。”
“在哪捡的?”
“就这里。”
“快给我,谁掉钱了。”姥姥大声地喊起来
悠悠耷拉着脑袋陪姥姥站在银行门口等失主,旁边围着一圈人看热闹。
还别说,这年代人们的思想境界真高,这么多人就没个冒领的,姥姥还替人着急“咋还没人找,掉这么多钱不得急死。”
到妈妈散了会找来,才和姥姥把钱交给银行的领导,让他们找失主。领导记下姥姥和妈妈的姓名和村名,说汇报给公社领导。
还在银行的食堂里拿了几个包子递给姥姥,说孩子小不禁饿先填补填补,现在饭店里的包子也卖完了。
吃着十块钱换来的贵包子,悠悠心疼的直抽抽。
62年的第三套十元人民币,后世的价格千元以上。现在十块钱可以买4快银元,即使是最便宜的袁大头,在悠悠的商城里都快五万了。
回家的路上,悠悠故意问姥姥银元咋还不一样。姥姥告诉悠悠“银元样数多着呢,等你大了让你姥爷教你认。”
“姥爷会认?”
“别看你姥爷干活不行,会的东西多着那,好东西没你姥爷不认识的,够你学几年的。悠悠你聪明,回家找你姥爷学本事,也让你姥爷散散心。”
“学那些有什么用,别再给家里招灾。”妈妈担心地说。
“有用,我偷偷跟姥爷学,不让别人知道”。
太有用了,后世里悠悠虽然喜爱收藏,但水平只是爱好者,捡了几次漏,十有八九打眼。
这放着现成的大师,可得学精了。姐也跟穿越小说里写的那样,满世界捡漏去。
这年头捡漏跟捡破烂差不多,不像后世,造假水平高的能蒙专家。不过,即使是收破烂那也得有钱才行。
钱、钱、钱!还是得先赚钱,还必须是光明正大的挣钱。
姥姥口中的好东西在这个动乱期间它就是祸害,几辈子节衣缩食置办下的传家宝成了“封资修”的糟粕。舍不得主动上交的人家,抄家没收被批斗,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极大摧残。
胆小的偷偷销毁,当做废品卖给收购站,胆大的藏得更严实了。改革开放的初期开始有人私下收购,好多人家是给钱就卖,古董珍玩也就值后世的大白菜价。
回到家里,悠悠就缠上了姥爷,小嘴巴巴地给姥爷讲述银行里人们拿的各种银元,大头的光头,小头的有头发,还有带龙的,一个龙的俩龙的。把大家笑得东倒西歪的,姥爷开心地给悠悠解释各种银元的差别和特征。悠悠发现,姥姥说的对极了,姥爷在鉴宝上绝对是国宝级的专家。
悠悠摇着姥爷的胳膊“姥爷,你给我当老师呗,我跟你学着认好东西。”
“啥叫好东西,都砸了,烧了,学哪些有什么用,你看姥爷差点也被砸了,咱不学那惹祸的东西。”姥爷说着脸色也变的难看起来。
“姥爷,你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