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大明从今往后不再新建长城(1 / 3)

乾熙三年,十月初七。

散朝后,武英殿。

此时,朱高煦端坐在御桌之后,与分坐殿内两旁的内阁六臣正在议事。

“启禀陛下,直隶都督府军政总督胶县公薛禄上奏,大同至宣府一带的长城,因年久失修,已经有多处城墙倒塌,请求朝廷拨款进行修缮。”

户部尚书夏原吉奏言道。

朱高煦闻奏之后,没有当即对此做出批示。

他顿了顿,看着夏原吉提了一个问题道:“大司徒,朕着户部右侍郎金幼孜督办圈建的哨鹿猎苑,还未竣工么?”

哨鹿猎苑,即类似汉武帝时期的上林苑,属于皇家园林的一种,不过一个“猎”字,代表其是皇家打猎的地方,并非游乐玩耍之地。

因为历代王朝的“苑”禁止庶民百姓随便进出,所以此苑又名“哨鹿禁苑”。

朱高煦所说的“哨鹿猎苑”,在辽代时为辽帝避暑狩猎之所,有“千里松林”之称,也是历史上康熙皇帝下令建立的“木兰围场”之地。

“回陛下,臣不久前收到金侍郎来信,再过半个月,猎苑内的两殿三台四楼六亭便可悉数竣工。”

夏原吉恭声答道。

“哨鹿猎苑地处阴山山脉、大鲜卑山和燕山山脉的结合部,还位于大漠与辽西山地的过渡区域。可以说是北控草原,南拱京师,又接东北,实乃锁钥之地。”

朱高煦点了点头,郑重道:“自永乐十九年起,父皇每年秋季都会率诸亲王世子、郡王长子及大臣、京营将兵前往那里举行秋狝(xiǎn),因此,猎苑的工期可以缓,质量必须保证。”

“陛下放心,金侍郎知道轻重。”

夏原吉接话道。

永乐十八年六月,朱高煦跟随朱棣北巡,初到哨鹿苑山岗上时,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和陶醉。

但见茂密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珍禽异兽出没其间,一颗颗百年古树,仿佛拱卫京师、护佑中原的卫士。

后来,朱棣在朱高煦建议下,将这一带的山林草原划定为皇家围猎场。

此地环境十分复杂,既有起伏跌宕的山峦,也有广袤的黄沙与成片的绿草森林。

可以说是高山、草原、森林、峡谷、丘陵都有,是练兵的极佳之所在。

自次年开始一直到永乐二十五年,朱棣曾多次率领京营兵将来此操练。

朱棣及朱高煦之所以如此重视此地,主要是因为其地理位置过于特殊。

这里曾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前沿,也是中原王朝沟通关外的咽喉。

战国时期,燕国为抵御北方蛮夷的侵袭和骚扰,曾在如今哨鹿猎苑所在的燕北一带,修筑长城。

秦统一六国后,在燕长城原有的基础上补修,才形成了秦万里长城。

乾熙二年,朱高煦亲征大漠凯旋回京之后,随即便把目光投向北方,准备搜寻一个场所,来作为控制草原及东北的战略要地。

他经过仔细思量之后,在乾熙三年二月选择了被朱棣命名为哨鹿苑的猎苑,并派出户部右侍郎金幼孜亲自去督办围建猎场之事。

“大司空,渔阳的温泉行宫修筑到哪一步了?”

朱高煦接着看向工部尚书宋礼,开口问道。

渔阳城是永乐十六年,朱高煦奏请朱棣下令修建的一座新城,地点在后世的承德,并设渔阳守将率领一个千户所的兵力驻守。

此城最初主要用来安置通过礼考司层层筛选,汉化比较彻底的野人女直、北山女直、林中野人、苦兀人、虾夷人等归化民。

永乐十八年六月,朱棣带着朱高煦北巡,路过渔阳城时,发现此地甚是凉爽,于是就留下住了数日。

次年,为了避暑纳凉,朱棣带着徐皇后、太子朱高煦及诸皇孙前往渔阳城避暑,在城外山林间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