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瓦克当得知消息后,匆匆布置兵力防守,可惜终究晚了一步。
这次曹国公李景隆与淇侯丘福带了二十辆车载将军炮,战斗只进行了两个时辰,瓦克当便弃城而逃,于是明军收复了吐鲁番城,范家三兄弟与方强被明军所俘。
十一月初,明军收复吐鲁番全境,并乘胜追击,克复别失八里城。
与此同时,忽歹达回到王城后,派人毒死沙迷查干,对外宣称是马哈麻所为,马哈麻无路可退,与他死守王城,抵御帖木儿的进攻。
帖木儿见形势不利,寒冬来临,于是选择退兵。
其大臣敏敏不花建议先退守阿里玛城,筹集物资,伺机而动。
十一月下旬,张玉与李景隆商议,决定趁着寒冬,突袭亦力把里城。
忽歹达固守亦力把里城,后方兵马则从伊犁河谷之间广大地区筹集粮草物资。
明军要想抄忽歹达的后路,主要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是向西南翻越群山,沿着赛里木湖北岸,绕到亦力把里城西南,向北再翻越一次群山,便可以出现在伊犁河谷地区。
走这条道,最难的是要翻越两次大山,途中会遭遇什么谁也不知道,若是顺利的话,大概耗时二十多天。
另一个是向北翻过博罗山脉,再向西北穿越纵横近千里的沙漠带,便直接绕到亦力把里西北部。
这条路线看似简单,但风险极高,一旦进入沙漠,就会失去方向,就算携带指南针,可沙漠里的气候不是一般人能挺过来的。
李远以轻兵一千五百人,伪装成西域部落的乱兵,每人在左臂系着红巾一条,分成三批队伍,两次翻越群山,在关键之地昼伏夜出,避开忽歹达的探子,在二十三天之后,绕到了伊犁河谷地带。
冬季干燥,枯草树枝易燃,李远下令焚毁了忽歹达部下在伊犁河谷两岸筹措的粮食,大火烧了七天七夜,伊犁河的一条支流小河的水都变热了,鱼鳖被烧死后都浮上了水面。
忽歹达部下大将妥达雅克率领四千骑前来追杀,李远带着一千五百人埋伏起来,并击败了妥达雅克所部,俘获八百骑。
永乐四年,十二月中旬,李远乘着冰封渡过了伊犁河狭窄之处,绕到了亦力把里城西部。
忽歹达派出大将妥达雅克的弟弟妥达木克,统领三千骑兵,消灭李远所部。
李远无惧妥达木克,决定以少击多,于是故意逃入伊犁河畔的一片森林之中。
妥达木克弃马,改为步兵,追入早就被李远所部设计了大量陷阱的森林,双方在密林里从早上一直战斗到天黑。
夜里,李远假装退却,潜分兵绕到妥达木克背后,放跑了妥达木克的战马。
次日天亮,李远所部进行反攻,妥达木克被迫退出森林。
当妥达木克退兵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了战马,于是被李远部大败。
李远所部这次斩首四百,获马千匹,俘获叛军千余。
之后,李远休整一日后,率军出其不意,进攻亦力把里城西门,打得忽歹达一个措手不及。
十二月下旬,张玉、李景隆与李远前后夹击,攻下了亦力把里城,但由于战斗过于惨烈,五十多岁的火真负伤战死。
之后,张玉、谭渊带着十辆车载大炮驻守亦力把里城,李景隆、丘福驻守吐鲁番城,并派兵向朝廷传捷报。
帖木儿得知明军攻下王城,忽然杀个回马枪,打算包围亦力把里城。
永乐五年正月,亦力把里城内只有平侯张玉所部,兵力单薄,危急时刻,正在外地为张玉所部运送粮草的李远闻亦力把里城危急,火速赶赴而来,与张玉歃血为盟,约定死守城池。
帖木儿兵临亦力把里城下,令人用箭将一封用汉字写的劝降书射进城内,张玉见信后随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内容只有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