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2 / 3)

乱清 青玉狮子 3208 字 2020-07-15

更是如此,佳谥“忠武”,反倒不怎么为人所知,更不怎么为人所用了。

好了,说回是次祭典。

这将是有清以来对岳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祭祀。

这次祭祀,较祭江阴的阎祠,有本质的区别。

祭祀阎应元,不论辅政王、侧福晋还是一众文武大员,说到底,还是以“个人身份”行礼的——由始至终,没有出现过任何官方机构的名目——哪怕是江阴县呢。

虽然,江阴县的县令、县丞、主簿什么的都在场。

另外,是次祭祀终于能够成事,并不是台面上事先做好了安排,而是以替侧福晋祖父扫墓做幌子,兜来转去的,终于走进了阎应元祠。

两个字——“顺便”。

祭祀岳武穆,可就是堂皇正大、理直气壮了。

第一,是“奉旨”的。

第二,旨意上明明白白,“辅政轩亲王主祭”。

第三,“所有一切应行典礼,着礼部会同浙江巡抚、杭州府,实心办理”。

这一切都说明了,是次祭宋岳鄂武穆王,是一场“中央主办、地方承办”的国家级祭典。

“冠军号”、“射声号”驶出吴淞口之后,辅政王及一众下属,便开始工作了——开会。

散会之后,过了半刻钟左右的样子,赵景贤又过来求见。

关卓凡看了看怀表,“也快到午膳的时辰了——得,竹兄,咱们俩就边吃边说吧!”

“这未免太打搅王爷了,”赵景贤笑道,“其实,也就是两、三句话的事儿。”

“两、三句话的事儿?行,你说吧!”

“是这样的,”赵景贤说道,“昨天在江阴县码头,上船之前,吴醒卿将我拉到一旁,吭哧吭哧半天,脸都憋红了,我都不耐烦了,他才说了出来——他想替扬州向王爷求一个恩典。”

吴醒卿,就是吴永,江阴县正堂。

“吴醒卿?”关卓凡沉吟了一下,“哦,对了,他是扬州人。”

“是。”

“什么恩典啊?”

赵景贤笑了一笑,“他说,王爷祭奠阎丽亨,江阴县全体官民,感激涕零,这个……恩同再造!他呢,异想天开,想请王爷——”

说在这时,门外响起一声“报告”,打断了赵景贤的话。

近侍进来请示什么时候开饭?

关卓凡摆了摆手,“不着急——你先出去。”

近侍出去了,关卓凡转向赵景贤,声音十分平静,“他不会是想我去祭奠史可法吧?”

赵景贤大大一怔。

第一,他没有想到,辅政王如此敏锐,居然一下子就猜到了吴永之所求。

第二,辅政王对史可法的口气很奇怪,不但没有称呼其谥号“忠正”,甚至连字号“宪之”、“道邻”也不叫,而是直呼其名。

这个——

赵景贤暗自嘀咕史可法的赐谥、建祠,同阎应元一样,也是高宗手上的事儿啊!

而且,高宗对史可法的评价很高啊!

嗯,高宗在《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是这么说的,“史可法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

又说,“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

嘿,“一代完人”呐!

怎么,听辅政王的口气,好像——

不大以为然似的?

胜朝,同关卓凡祭阎应元文中出现过的“胜国”,就是前朝,即明朝。

赵景贤接下来的话,就不由的加上了小心,“是!王爷明见!吴某就是这个意思!”

微微一顿,“我对吴醒卿说了,你确实是异想天开!